得意生活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咨询师特别反感哪类来访者?喜欢哪类来访呢?

咨询师特别反感哪类来访者?喜欢哪类来访呢?

时间:2024-05-26 11:44:01来源:网络作者:得意生活网

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他们会如何对待那些来访者?

对咨询师不切实际的期待是不必要的。(那种教咨询师怎么做完美白板完美移情对象不然咨询就不起效的流派除外,我不多评价各位想做圣父圣母白莲花的努力。)心理咨询是份工作,专业技能掌握得好不好才是重点。我最爱的SE治疗师,也不懂很多我讲的事,这很正常。我也看不懂ta书架上那些名字奇怪的专业书。但ta的专业能力就是在感受层面工作,ta能理解和抓住我的感受,能非常细致地拆分它们,然后一点点给予我回应。我再没有遇到过能这样深切理解我感受的人,ta就是最好的,我特别想念ta。

工作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无论咨客还是咨询师。不能构建自己私人生活圈子的咨询师,在我看来是失败的。ta必然也无法教会咨客怎样重建咨客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多卷入咨客的生活,则是伦理问题。因此,好的咨询师,在工作时候有效建立连接,并清晰划出工作外的界限。这本身应该是咨询师的常识。如果咨客觉得这个问题有困惑,那说明的是咨询师工作不到位。或者直接点说ta就没学会怎么做合格的咨询师。

总而言之,心理咨询是一个投入大、收入相对低、心理风险大、需要持续学习的行业。但是,其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她让你有机会触摸到生命最深刻的美丽。

至于心理学是门怎样的学科,时间不够,就不再展开了。只提一点: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里一个很小的分支,心理学还有许许多多其他非常有趣的家庭成员。

心理咨询师会有烦咨询者的时候吗?

心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会出现对来访者(咨询者)有抵触情绪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咨询关系就无法正常建立,咨询效果也无法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一般会选择把来访者转介给更适合的心理咨询师。

每个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的来访者,都有自身的心理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也有一些来访者,本身是生理发生了病变,无法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就能够解决的,所以这一类发生了身体疾病,无法通过心理咨询治疗的,就只能转介给精神科医生,让他们能够接受更符合他们需要的医生治疗。

而面对着不同的来访者,所以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中,已经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可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对抗移情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我们心理咨询师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是不会以社会常规的价值观去判断来访者的行为,而是用同理心,去感受来访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去理解、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去挖掘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冲突,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而引导来访者,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他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让对方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但是正如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会遇到来访者出现移情一样,心理咨询师也可能对来访者出现逆移情。

来访者在跟心理咨询师接触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把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心理咨询师身上,把心理咨询师当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某人,可能会出现特别的好感或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会影响到正常的咨询效果。每一个合格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必须能够正确地处理这种移情。

但同时,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可能出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来访者的身上,出现了超越咨询伦理中的规则,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对方身上,出现了厌烦或喜欢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心理咨询。

所以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如果来访者是自己的熟人,都是必须让他们寻找其他心理咨询师,减少逆移情出现的机会,避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做出了违背心理咨询师专业操守的事情。

比如某个咨询师,对第三者怀有强烈的憎恨情绪,一旦他的来访者是别人的小三,他就有可能违背了操守,对来访者产生厌恶情绪。这种情况不利于来访者的正常咨询,也不利于心理咨询师开展工作。最好的方式是,换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而产生厌恶情绪的咨询师,需要接受督导的监督与咨询。

心理咨询师怎么看待来访者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师是这样看待来访者的,他们认为来访者是带着期望和需求的人,是需要引导和帮助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虽然他们目前处于困境,但是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悉心治疗,相信来访者能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的。

在什么情况下咨询师会拒绝来访者?

心理学家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常见、最重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一组心理问题。健康的人将面临家庭、求职、学习和社会适应等诸多问题。他们期待着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追求生活的美好品质。心理学家可以提供相关的发展咨询,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相应的帮助。


总的来说,顾问会受到热情的接待。如果顾问的日程安排满了,可能是未来的来访者会被提交给其他顾问,或者建议他们在有空时再咨询。如果顾问发现自己在询问来访者的过程中,他就不确定对方的问题。特别是面对严重的人格障碍、严重抑郁或强烈的自杀意念等情况时,咨询师会更加谨慎。一些顾问会建议来访者寻求医疗帮助,有些顾问将被推荐给更资深的顾问。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如果他/她的来访者在咨询期间的荷兰行为,或顾问受到来访者的伤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职业声誉和职业身份的重大打击,而咨询顾问遇到此类事件的可能性并不低。

作为一种职业,心理咨询需要有成就感,而心理咨询在其他工作方面并不高。因此,顾问选择病人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对一些知名的高级顾问来说,不乏游客。他们将有选择地筛选一些更成功的案例。但是社会上大多数的辅导员都缺乏来访者,所以顾问通常会设法留住来访者。作为访客,不要因为买方市场的优势而轻视顾问或随意改变顾问。否则,那只是自己。一些游客经常更换顾问,无法建立稳定的工作联盟,无法了解自己,并惹恼顾问,所以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情况。

一般来说,辅导员不愿意接案件。那些缺乏寻求帮助的人经常在父母或老师的压力下进行咨询。他们对心理咨询非常抗拒和怀疑。这些案例给顾问带来了严重的挫折感和困难感。现在是考验顾问耐心的时候了,一些顾问将结束咨询。心理咨询是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合作过程。游客讲述故事、梦想、痛苦等,顾问们认真倾听和理解,逐步探索游客的内心世界,让游客更能了解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动机的人将与顾问建立稳固的工作联盟。两个人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挫折无处不在。例如,50分钟到达时,必须结束协商,每一次咨询都必须支付;咨询间隔更难增加咨询;顾问不会直接回答来访者的一些问题。这些挫折实际上有助于来访者的成长,因为每个人都逐渐独立于挫折。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除了情感的理解和接受之外,还存在着适当的挫折。当然,挫折不能太强,否则会是一种创伤。作为一个问题的主人,这种拒绝并不是一个强大的挫折,所以你觉得你更独立。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能喜欢上来访者吗?

其实每一位鼓起勇气走进咨询室的人,都怀揣着自己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扰,这些感受几乎快要把他们压垮了,他们需要一个人来帮他们看清并且陪伴他们走出这片灰暗,心理咨询师就这是这样一位引路人。每一位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都期望可以感受到连结、依恋、亲密关系或者其他,但是归根结底,本质上,它是一种爱。

当咨询师在咨询中一分一秒一字一句去倾听去体验去感受来访者所经历的那些伤痛,咨询师会对眼前这个人生出越来越多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感同身受他们描述的那些或痛彻心扉或喜出望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

作为咨询师,却常常不能允许自己使用这种防御机制,因为不管是在咨询中感受来访者带来的铺天盖地的负向情绪,还是被来访者唤起自己的某些隐隐作痛,咨询师都要张开眼、敞开心、放大每一个毛孔去体验,这些都是咨询师理解来访、理解自己、理解人性必不可少的材料,咨询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淌过波涛汹涌的情绪海浪,去体会最爆裂的愤怒,最切肤的悲伤,最深邃的绝望,最窒息的无力,最黑暗的恐惧,脱去防御的外壳,与自己赤诚相见,这个过程并不好受。

事实上心里咨询师是会爱上自己的来访者,但这份爱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种爱,它不是男女之爱,它不是手足之爱,它不是友谊之爱,尽管有时候有些类似,但是它也不是父母之爱。它是一种指向分离的爱--我爱你,所以我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关上我咨询室的门,带着在咨询室里在我们关系体验到的爱和接纳,头也不回地去投入充满力量的茫茫人海,投入曾经让你畏缩不前的亲密关系,投入曾经让你伤透脑筋的亲子关系,投入曾经让你自卑不已的职场中,投入曾经让你挫败绝望的学业中,去活,去感受,去爱别人,也被别人爱。

网站名标签: 心理心理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师互联网 上一篇:反正永远都有比自己弱的人,为什么不能欺辱比自己弱小的人?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

热门更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