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既属于唯心主义,又属于唯物主义。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观点,有些理论倾向于唯心,因为很多东西它没法解释,有时绕着绕着就从唯物到唯心啦,但现在大家所接受的大都是唯物的,都有很强的科学理论支撑。

心理学是系统(科学)地研究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基本来说是唯物的,但是心理动力学,即弗洛伊德那一派的人会比较主观唯心,因此他们的观点不太受现代人的认同。
1、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现象是一种可以不依赖于人体而独立存在的虚无飘渺的灵魂活动。
2、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现象是由肉体器官或物质元素生发出来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实质观是心理学中唯一正确的观点,人类长期认识的结晶产物。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指的是什么,这个“心”所表达的意思应该就是,能脱离人这个生命实体而存在的东西,包括思想意识、精神指引等。虽然这样一类的东西是无形的,摸不着的,但却能被意识到、感觉到。唯心主义者认为正是这种无形的东西主宰着世界、主宰着人类,是高于人而存在的。
那唯物主义又是什么呢,它跟唯心主义恰恰相反,这一派人则认为,一切的精神意识都是依赖于人的生命实体而存在,一旦人没有了生命,那这些所谓的意识和精神也就随之消失,不复存在。

接着来看看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怎么产生的
唯心主义是缘于古代人对世界认识受当时条件所限,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一些不寻常的现象,想想当时他们连最基本的打雷下雨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也就情有可原了。当越来越多现象都不能被合理的解释时,搞得古人开始怀疑人生了,就会想到是不是的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世界、控制着人呢?为了更好的解释这种种现象,当时的人就把这些无形的力量统称为上天神明,甚至把自己的思想意识都归结为是神明的指示。
这就导致唯心主义产物越来越多,出现了什么鬼神啊、佛啊,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啊。其实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你不认同还不行,这也造就了唯心主义演绎得越来越剧烈,其范围和形式,自然也就得到无限扩张,那时唯心主义发展是风声水起啊。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的进步,很多古时候不能被解释的现象都被科学逐渐解开,也就不存在那些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了。特别是脑科学研究的发展,使人的意识活动得到合理的解释,并能证实其实就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绝对是人类认识的一大进步。
所以,这就能使唯物主义者更坚定了他们的想法,认为所有的思想意识都是建立在有生命的人体之上,生命消失,思想意识也随之消失。近代的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活动,绝对是唯物主义最有力的支持。

最后来看看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实质意义
唯心主义主张的是一切随心,跟着心走,也就是比较被动的思想,认为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相信冥冥之中已经注定。
而唯物主义则是认为一切为我所造,我主宰自己意识,是一种主动的思想,认为实践才是决定自己命运最好的方式。
最后,我想问下各位看官,你们是支持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呢?
1、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它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或理念世界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3、绝对唯心主义
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可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

扩展资料:
1、四维唯心主义
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的主观臆断的意识四维唯心地随意创造或改造出来,并四维唯心地推动或拉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2、辩证唯心主义
辩证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的主观臆断的意识辩证唯心地随意创造或改造出来,并辩证唯心地推动或拉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