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LSO·IN机构的创始人,ALSO·IN是自闭症平台ALSOLIFE的线下机构。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父亲,我们在ALSO·IN的搭建上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就是希望弥补曾经心中的遗憾,当年资源太匮乏了,拿着钱也找不到好机构,很多老师连评估工具和方法策略都分不清,ALSO·IN希望能把这些问题统统解决。不过最大的遗憾是搭建ALSO·IN的速度,好像总是追不上孩子长大的速度,等机构建起来的时候,我儿子已经长大了,上小学了,一天都没在机构干预过。
自闭症领域在最近的五年得到了高速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升级产业,当社会文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重视,资源和人才才能跟上来。在未达到这个阶段之前,行业资源是非常匮乏的,我刚进入行业的时候,治疗师基本都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更别提BCBA或者BCaBA(注册行为分析师/副分析师),那时候大陆加在一块的数量不超过20个人,很少有老师能系统的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很多老师更多靠天赋和摸索来支持。
成立ALSO·IN的第一年,我们几乎拿出了全部经费去培训治疗师,目前ALSO·IN有一名全职BCBA-D,超过45名BCBA/BCaBA/学员,我们只有150多位治疗师,所以这应该是目前行业人才最高的比例了。除了这些行为(副)分析师,新入职的治疗师都会有一个三个月的密集培训,基本上每天考试,每周考试,带来的副作用是,新老师的淘汰率(30-40%)太高了,会给被培训者太大的压力,显得不够人性化,我们IN的督导团队和人力资源团队一直在优化招聘模型,希望能更早的筛选出合适的治疗师人选,避免双方的负担。

与普教相比,特教要复杂得多,尤其是自闭症的康复干预,即使年龄相当,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程度、发育基线、问题行为和障碍,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孤独症干预实际上是个非标准化的教学过程,这对负责康复的治疗师的专业性提了很高的要求,康复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能力,精熟于每一个项目,能针对孩子的能力设置非常合理的教学方案,能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同时要通过数据分析,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进步速度是否是合理的,教学方案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ALSO·IN的理论培训全部通过之后,治疗师会进入到实地观看治疗师如何和孩子互动,如何教学,并针对每天的所看所想写看课的总结反馈。治疗师们初期会针对实操部分的重点进行大量的模拟演练考核,把两个多月的学习应用到实际教学场景中,通过这样一个慢慢融合过程,让新老师成为一名合格的治疗师。

除了治疗师自身努力之外,每个中心都会配备两名以上专业的督导成员,督导们主要的任务是把自己的经验和实操技术赋能给年轻的治疗师,帮助她们快速进步。当每个新孩子进入中心后,督导们会先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适合孩子的训练方案,再指导治疗师对孩子进行干预。
ALSO·IN目前分成两种课型,一种是连续180分钟的一对一密集干预,在连续三个小时的时间内,会有一名治疗师手把手的带娃,教学内容会涵盖语言、社交、认知、大运动、精细和自理,涉及到30-40个目标,基本上从孩子接触老师的那一刻开始,干预就启动了。但这也并不是一直在“上课”,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安排桌面上课时间、游戏时间、运动时间、互动时间,劳逸结合。

另一种课型是互动游戏课,一般是2个治疗师,对4-6名小朋友,集体课实际上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孩子要在一对一教学中表现出比较好的配合度以及基础能力,再逐渐的进入到1对2(合训课),当孩子在两个人的小组环境中能观察模仿同伴,并体现出一定的互动社交的能力,就可以进入到4-6个人的集体课中了。集体课同样要为每个孩子设置不同的训练计划,提升他们在集体环境下对人的关注能力,能够听从各种集体环境下的集体/个人指令,同时提升他们在集体游戏中的各种社交能力。
ALSO·IN的集体课每个月都会有一个主题,希望孩子在游戏中社交互动的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基础认知能力。

和传统机构相比,我们非常看重数据的应用,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都不能和家长表达:“我学会这个了”或者“妈妈,我喜欢这个老师”,我们要通过数据记录去判断教学对孩子是否是有效的,孩子的进步速度是否是理想的,孩子的训练方案是否是合理的。一方面,家长每天都会收获日报,查看孩子在机构的表现和训练情况:

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让家庭能够和机构形成合力并行干预,因此会给每个家长留当天的家庭作业,让家长帮忙去复习和泛化当天孩子已经掌握的内容。

通过一些居家小任务,泛化和巩固白天已经掌握的内容,这样家长回家以后也知道今天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孩子学到了技能后还能给家长获得勋章奖励。我们希望干预对家庭来说是个快乐、理性、有成就感的过程。无论ALSO·IN未来做得有多好,它终究只是拐棍,我们早晚要扔掉它,但通过在机构的日子能够清晰地知道未来每一步要如何做,才是离开机构的前备条件。

我们每三个月都会和家长开IEP会议,共同讨论孩子的干预情况,找干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迭代和优化孩子的训练方案。根据日常记录的数据,大家就可以非常有针对性的形成讨论意见,判断孩子在ALSO·IN机构训练一段时间后,到底有多少进步,多少技能是在机构获得的,进步速度是否变快,康复效率是否变高,最终的康复成果是否与最初预期判断相符等目标。
但ALSO·IN并不完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们总希望有经验的治疗师,而治疗师又是一门需要不断的学习、工作压力又极大的职业——但请大家相信的是,我们有做好这件事情的决心,ALSO团队从不回避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会努力探讨和思考解决方案,并邀请业内最优秀的专家一起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制定和教师的培训中。
做好这件事很难,但我们有信心最终能做好这件事。
Your Life is ALSO my life!
1、武汉优佳加智能教育
武汉优佳加智能教育感统训练课程分为能力提升班和私人定制班两种,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感统失调原因的孩子,有针对性的制作教学计划,以帮助孩子尽快的跨越障碍。教学环境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感统教具也十分齐全,并且做到定期的消毒和更换。
2、动漫火车感统训练机构
郑州动漫火车儿童感统训练中心目前拥有室内实训场地2000余平,户外阳光训练场300平,平均100平超大国际标准感统训练教室7个,国际一流感统训练教具300多种,专业感统训练师70余名,在训儿童1500名左右。

3、东方启音
东方启音是国内致力于儿童言语与智能发展的专业机构。主要为国内发育迟缓、自闭症、唐氏症、听障等言语障碍儿童提供个性化训练课程,包括口肌发音训练、启智认知及逻辑表达、感觉统合训练、社交与表达训练等,覆盖国内数十个城市与地区,成立至今累计服务超过200,000家庭。
4、金色雨林感统学能培训中心
十余位儿童教育、心理、医疗等领域的专家支持,定期开设专家讲座,家长学堂,为教学提供科学性与权威性保障;课程覆盖3-14岁的孩子,针对每个年龄段能力标准,设定训练目标,切实提升孩子的综合学习力。
5、爱而思感统训练中心
课程涵盖集运动、游戏、学习、生活、智能发展于一体的全能训练;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结合心理疏导,开发儿童潜能。
自闭症长大有机构。大部分机构都是接受0至16岁左右的孩子,帮助他们缓解症状,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现在的自闭症托养机构还是比较多的,如北京的爱星康复中心、温州的康语教育机构都是不错的选择。将自闭症患者送到康复中心进行训练和培养,可以让他们慢慢地融入到社会中,慢慢地和家庭成员进行简单的交流。

自闭症的影响
自闭症患者回避目光、多动、睡眠障碍、进食问题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所减轻,但是,并不会完全改善。在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刻板动作、自伤行为、破坏行为、情绪问题等症状方面,该病患者改善也不明显,长大后患者仍然存在上述问题。在青春期的时候,患者的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固执违拗、焦虑抑郁等症状明显加重。
宜昌星起点自闭症机构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星起点自闭症儿童潜能发展中心,是宜昌唯一一所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潜能开发中心,,由自闭症患儿家长创办于2014年,拥有过硬的师资和较好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满意。
东方启音语言训练机构地址为: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389号凤凰国际大厦。

补充资料:
国内知名的语言矫正中心:东方启音。
启音启智信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东方启音)是国内致力于儿童言语与智能发展的专业机构。
秉持“让孩子轻松与世界对话”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发育迟缓、自闭症、唐氏症、听障等言语障碍儿童提供个性化训练课程,包括口肌发音训练、启智认知及逻辑表达、感觉统合训练、社交与表达训练等,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设有近二十家直营中心,覆盖国内数十个城市与地区,成立至今累计服务超过300,000家庭。
成立以来,东方启音累计注册学员超过20,000名,在职言语治疗师团队由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康复学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组成,其中大部分毕业于英国、美国、香港及国内重点大学。

大事记载:
2017年12月16日 “东莞莞城omp中心”盛大开业。10月29日 10月29日,国内最早致力于儿童言语与智能发展的专业机构东方启音迎来创立十周年,东方启音“十载专研 传承奇迹”社会公益与国际技术合作发布会暨十周年庆典在中国深圳大中华希尔顿酒店完美落下帷幕。
庆典当天,来自美国微笑联盟、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斯道资本、北极光创投、美国SAS、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深圳残联、深圳广电集团、广东电视台、深圳晚报、深圳都市报等众多嘉宾及媒体代表。
各界企业家们齐聚深圳大中华希尔顿酒店,与现场近300名与会人士、以及直播屏幕前的东方启音全国22家直营言语治疗中心的数千名家长及小朋友,共同见证东方启音十年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