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89了,我妈却对奶奶态度恶劣,怎么说也不听怎么办?
奶奶89岁,这时候妈妈对奶奶的态度很不好,妈妈很固执,对你的劝说置之不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奶奶接近90岁的年纪,按常理推算,妈妈少说也要60岁往上的年纪了。所以,怎么跟妈妈进行沟通,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这种例子,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邻居家有一个奶奶就是90多岁,她的子女在养老这一块上做的也不够好,恰巧老奶奶的孙子辈却很孝顺。这个例子跟题目中所提到的例子差不多,我们来看看这一家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
奶奶90多岁,身体还不错,耳不聋眼不花,经常查体,各项指标都挺正常。她的子女大概都七十多岁的年纪,也都有长寿基因,身体都挺硬朗。唯独在孝顺老人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老奶奶有5个子女,这5个子女对于养老,各有各的意见,意见一多,争执、攀比心就多了起来。在养老这件事上,他们各自计较,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一家人争来争去,闹成了一个大笑话,坑苦了90多岁的老妈妈。
前面小编提到过,老奶奶的孙子辈很懂孝顺。奶奶在子女的争执下没人管,她的子女,包括儿媳在内,态度也很恶劣。孙子辈看不下去,开始出招。他们先把自己的爸妈约合在一起,然后请来村里的支书,大家一起敞开了谈怎么好好孝顺老人家。
请支书的原因是作见证,同时防止老奶奶的子女在养老上计较,毕竟他们还是要脸面的。支书出面,处理事情上不偏不倚,在合适不过。
一如标题中存在的情况,他们是这样劝说的:
1、换位思考奶奶是爸妈的妈妈,爸妈怎样孝顺奶奶,对于后辈在养老上面,有着很好的榜样作用。如果爸妈很孝顺奶奶,那么作为爸妈的子女,自然也会学着像他们孝顺奶奶那样,孝顺自己的爸妈。反之,如果爸妈做不到孝顺奶奶,他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自己的子女来孝顺他们呢?老奶奶89岁,就算活到一百岁,也不过还有十年的时间。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多陪陪她,多一些对她的照顾,不要等到老人家不在了,再去想念她的好。
2、亲情感化奶奶活到89岁,这一生很不容易。作为一位母亲的她,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特别是比较艰苦的年代背景下,吃不饱穿不暖,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她拉扯了好几个子女,这一辈子有多不容易,可想而知。将心比心,作为她的子女,有什么理由不用自己的爱,回报给自己的老母亲呢?
同过以上劝说,相信大部分作子女的,都能够重视起自己对父母的养老问题的。
奶奶和妈妈都很疼你,视你为掌上明珠,你也很爱他们。可是她俩之间却总不大融洽,还不时在你面前相互指责对方,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奶奶和妈妈是两代人,生在不同时代,经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以往的生活环境也不同,又各有各的个性,加之沟通不够充分,有些矛盾并不奇怪。你完全可以利用她们俩都很爱你这个优势,做些沟通工作,化干戈为玉帛。具体做法如下:
1.某一方在你面前指责对方时,你可适当做点解释工作,但要防止听者认为你在为对方辩护。这一条听起来似乎有点难办,其实并不难掌握。如:奶奶指责妈妈不够关心你,尽在单位里忙。你可拐弯抹角地说:“妈妈年终得了奖金,自己舍不得买件新衣,我身上穿的这件新衣服爸爸不同意买,还是妈妈硬给买下的呢!”妈妈指责奶奶太溺爱你,把小孩都宠坏了。你说:“妈妈,上次我和您顶嘴,奶奶都批评我了。”请注意,说这类话的时候,不要用反驳的口气,而是选适当的时机像聊天似地说出来。
2.找出双方矛盾的症结所在,做点“专题研讨”。你完全可以从奶奶和妈妈指责对方的话语中,分析出双方矛盾的症结所在:是教育下一代的观念、方法不一致,还是生活习惯上差异太大?是经济上的问题,还是感情上有隔膜……在这些矛盾中,谁又占主导地位?这些问题搞清了,便可以着手作“专题研讨”了。这种研讨又包括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例如:属于感情上的隔膜,奶奶觉得妈妈对她不尊重,妈妈认为奶奶拿自己当外人,你可以向奶奶大谈妈妈如何教育你要尊敬奶奶,甚至撒点善意的“谎”,把爸爸让你送给奶奶的东西说成是“妈妈叫我送来的。”(当然你得事先与爸爸订好“攻守同盟”);对妈妈你也可如法炮制。平时,你还可以提议搞些有利于她们联络感情的活动,如:郊游、看电影等,你的生日也是她们联络感情的好机会,可别轻易放过。
3.如果奶奶和妈妈当着你的面发生冲突,公开指责对方时,你可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因为这时最适宜当消防队员就是你了。最好的办法是:在冲突即将爆发前,有意打岔,转移注意力;如果战火已起,则应两面劝,最好能将其中一方劝离现场,稍加安慰,再去劝另一方。待双方冷静下来,再利用你的特殊身份做工作。但要切记,只能疏导,不能帮腔。
4.最后,你还要注意几条:
(1)不利于双方团结的话坚决不传;
(2)有利于双方团结的事多做;
(3)你的爸爸是你最好的“同盟军”,要争取他的配合;
(4)如果你的外婆是个通情达理的老人,也不妨动员她做做妈妈的工作;
(5)别忘了你的“优势”,适当地撒撒娇,必要时“威胁”她们俩一下(“如你们再吵,我就不理你们了”),也未尝不可。
没有必要。婆媳关系从来就是很矛盾的一个关系。如果你奶奶当年对你妈妈不好的话,那现在你妈妈对你爷爷奶爷爷奶奶。也很正常。正所谓。有因才有果。如果说你想让你们家的关系比较融洽。那就逢年过节去看看,然后劝说你妈妈再去的时候稍微忍一忍,心中的怨气和怒火。毕竟为了你,为了你的爸爸。他会识得大体的。但是不要让他们过多接触。因为从历史的角度上看你妈妈和你爷爷奶奶的积怨已久不是说你一个小朋友就能给解开的。

妈妈与奶奶的恩怨与你无关。不孝顺奶奶既可能是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低劣品质 ,所以除非触犯法律,不然还是保持中立比较好。
沟通阶段,你告诉你妈妈,如果他这样对你奶奶,你未来也会学着他这样对他,问问他当他老了想不想要你照顾。所以不要被传统观念束缚了,你的父母你可以用心,这是你乐意做的好;也可以不用心,这是你应该做的对。都随你,无须任何心理负担。
一直反对给孩子灌输父母高大形象,因为很多父母并不正面,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意识到父母的丑恶面,会给孩子心里留下很多阴影。用了很多年才看明白,父母不过是基因高度相似的“路人”,你无权要求他们法律责任外的任何事情,尤其是情感。
你可以去孝顺奶奶,并且不孝顺自己爸妈,告诉他们,赡养他们是你的义务,但是,别指望孝顺,你对你爸妈还不如我对你们呢有啥可冤的。但总的来说,上一辈有上一辈的恩怨,我们做好自己就好,孝顺父母就好。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该管,也管不了。一段关系变差,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是可以调和的矛盾,那么尽量去调节,两边传好话。但是如果是不可调和的,我觉得各自安好比较好。

孝道是一种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没什么拯救不拯救的,长辈的事情有些我们作为晚辈的也不能说什么,题主也别多想,自己对爷爷奶奶好好的就行了,以后你的叔叔自然会对他们好的。你只能够尽可能孝顺他们,让他们开心。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解决的。祝家里老人身体健康!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