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生活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广东中山报告 1 例 H3N8 病例,目前情况怎样?如何防治禽流感病毒?

广东中山报告 1 例 H3N8 病例,目前情况怎样?如何防治禽流感病毒?

时间:2023-06-30 09:23:31来源:网络作者:得意生活网

广东发现H3N8禽流感病例,第三次跨物种到人意味着什么?

尽管人类目前面临的禽流感感染风险仍然很低,但鉴于越来越多的禽类被感染,我们不能假设情况会一直如此。
3月26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中山市报告了1例H3N8病例,中国疾控中心对病例标本复核检测,结果为H3N8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这是2022年至今,我国第三次报告H3N8禽流感人感染病例。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消息报道称,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2022年4月,我国河南省、湖南省相继出现人感染H3N8亚型禽流感病例,H3N8亚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广泛,之前曾在禽类、马、犬、猪、海豹等动物中分离到,人类感染尚属首次。
无论是此前的河南、湖南感染者,还是本次广东省的最新病例,根据官方发布的通报,均属于偶发个案,现阶段该病毒传播风险低。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早在今年2月就公开表示,“尽管人类目前面临的禽流感感染风险仍然很低,但鉴于越来越多的禽类被感染,我们不能假设情况会一直如此。”
三例H3N8感染者情况如何?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报告,此次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的患者是一名56岁女性,既往有多发性骨髓瘤等基础病史,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家周边有野禽活动史。
与每年流行季传播的人流感病毒不同,由于缺乏相应结合的受体,禽流感病毒本难以感染人类。但问题在于,随着禽流感病毒在动物间积年累月的传播,一些毒株积累了核心的突变,从而实现了动物到人的跨种传播。
H3N8病毒也是如此。1963年,H3N8最早在马身上发现,当时在美国造成了马流感的流行,又被称为马流感病毒。201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又发现了狗死于H3N8病毒感染。当时学界认为,H3N8马流感从马跨种传播到狗,并且已经能够在狗与狗之间传播。
同时,H3N8也是一种常见的禽流感病毒,在鸟种群,尤其是世界各地的野生水鸟间传播。2011年,英国又发现其进化出了跨种到海豹的传播能力——162只海豹死于H3N8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
2022年11月10日,我国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上发布了首例人H3N8感染者的详细情况,患者是河南省一名4岁男童,发病后体温最高烧至41度、出现肺炎、肝功能障碍、肾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危机,后通过ECMO、机械通气以及一系列药物治疗后,直到90天时才治愈出院。
流调追溯发现,在患儿居住环境中的猫、狗、鸡中均检测出了H3N8阳性结果,被H3N8感染的狗还出现了轻微的临床症状。研究人员推断,无论是通过呼吸道还是胃肠道感染途径,H3N8都可能在狗、猫和人之间水平传播。
国内第二例报告的患者是一名来自湖南的5岁男童。2022年9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微生物》杂志在线发表了对这一病例的研究,文章显示,该患儿于2022年5月9日出现发烧、喉咙痛、发冷等症状,感染症状较轻,胸部CT未显示肺炎迹象,后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小儿气喘清热颗粒等进行治疗,5月21日验血时大部分指标恢复正常。
为了追溯感染源头,研究人员同样进行了详细的流调,发现湖南省和河南省的两位患儿没有任何接触。湖南患儿在发病前6天曾到过居住地附近的生鲜市场,那里交易的活禽品种是鸡、鸭和鸽子。
文章指出,湖南省和河南省两例H3N8感染病例在地域上不相邻,时间上相隔较短,表明“这种新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存在种间传播的潜在高风险。”
新型H3N8从何而来?
迄今为止,已确定11种禽流感病毒亚型可引起人类感染。相关数据显示,其中最“主流”的是于1997年和2013年检测到的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株。
1997年,中国香港报告首起人感染H5N1禽流感,共18人,6人死亡;2003年,中国香港再次出现2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1例死亡;2003年到2015年,全球共报告844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其中449例死亡,死亡率达53.2%;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中国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416例,死亡559例。
中科院院士、病毒学家高福曾在科普书中解释,禽流感病毒HA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受体是α-2,3-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这种受体仅存在于下呼吸道中,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易深入人下呼吸道,即使抵达也会被组织黏液束缚住,难以传播。而人流感HA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受体是α-2,6-半乳糖苷唾液酸受体,存在于上呼吸道。
刘金华团队回顾性调查了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中国13个省级农场家禽感染H3N8的情况,一共从6个省发现了15株H3N8毒株。值得注意的是,这15株病毒全部分离自病鸡肉。但此前在中国大陆的监测数据表明,H3Ny型病毒只在水禽中动态传播,从未在鸡群中检测到,这表明我国的新型H3N8禽流感病毒已经适应了鸡,并对鸡具有致病性。
随后,科学家将感染河南患儿、湖南患儿的H3N8病毒基因序列,与前述鸡中分离的病毒进行比对,发现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的基因序列相似度超过98.7%。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鸡之前,该新型病毒的关键基因组成,分别又可独立追溯到中国南方的家鸭、鸡以及来自俄罗斯或日本的候鸟。
根据一系列证据,论文总结称,此次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直接来源于鸡,并且是由欧亚鸟类的H3基因、北美鸟类N8基因,加上中国流行的H9N2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三重重配事件”进化而来。
是否会引起“人间大流行”?
今年以来,欧洲、日本、美国、阿根廷等地已接连暴发禽流感。2月下旬,柬埔寨卫生部门还报告了一名11岁女孩死于H5N1禽流感人感染,卫生部门在排查密切接触者时,还发现她的父亲也感染了该病毒。
目前仍不清楚柬埔寨两起病例是“人传人”,还是父女俩分别与感染H5N1病毒的动物接触。但业界的共识是,禽流感病毒发生“禽传人”跨种传播感染的总体风险并不高,随后进一步在人际间传播的病例更是罕见。
不过,病毒学家常荣山告诉“医学界”,值得警惕的是,一旦病毒发生跨种传播,人类的感染会导致病毒的适应突变,从而可能使这些病毒更容易在种内传播。
不仅仅是禽类,熊、狐狸、浣熊、美洲狮、猫,目前相关流感病毒已经在哺乳动物间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不同物种还可能成为不同来源流感毒株的“混合培养容器”,进而产生一种人类几乎完全缺乏免疫力的全新毒株。
“禽流感病毒进化出感染新物种的能力是随机的,一般来说,在某个物种中感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被人们发现。”常荣山告诉“医学界”,当H3N8首次在人群中被发现,意味着它早已进化出感染人类的能力。
2009年,全球曾暴发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分析表明其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而2013年在我国传播的H7N9则是由鸡、鸭的禽流感病毒重配而成。近期发布于《One Health》期刊的一项研究还调查了1970年至2016年,7万多条动物流感记录的数据库,认为禽流感可能是下一个新的大流行病毒毒株的来源。
“禽流感病毒实现跨种到人传播并逐渐引发流行,历史上来一次,人类防一次。但病毒并不会‘消停’,一直还在等待新的时机。”常荣山说,“规模或大或小。”
由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具有随机性,常荣山认为,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避免食用、接触野生动物,“接触感染源的人数越多,病毒突防感染人的概率也就越大,进一步获得人际间强传播能力的机会也就更多。”
广东省疾控中心同样发文提醒,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和病死禽类,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者,应佩戴口罩并尽快就诊,若病前有接触过禽鸟,应要主动告诉医生。各级各类农贸市场应遵守《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落实市场禽类管理与卫生清洁等措施。
刘金华团队的前述研究认为,工业化和不同种类动物的混合养殖,再与活禽市场相结合,为流感病毒的重组和种间传播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人类持续感染新型H3N8病毒,可能会进一步驱使病毒获得结合人类受体的偏好,这是潜在大流行发生的先决条件。”
因此,文章最后写道:“对家禽中的H3N8禽流感病毒进行全面监测,尤其是在有呼吸道疾病迹象的肉鸡中,势在必行,控制家禽中流行的病毒可以降低人类感染的风险。”

河南发现一例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如何有效预防禽流感?

禽流感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鸟类或者受污染的饲料和水源,预防禽流感可以从注意自身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方面来注意。

什么是禽流感:

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出十多种禽流感。野生的鸟类、例如海鸥和水鸟等等,它们都可能携带和传播禽流感病毒,但是可怕的是,被感染的鸟类并没有生病的迹象,可是当家畜,例如养的鸡和鸭子等等,被感染后会死亡。

传播途径

  • 1、动物传人

目前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不易从受感染的鸟类传播给人类,但是受感染的鸟类可以通过唾液、鼻腔分泌物还有粪便传播病毒,如果人类接触了受感染的家禽,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当雾化飞沫或者灰尘中的病毒颗粒被吸入鼻子或者嘴巴,甚至是眼睛的粘膜上,都会有受感染的可能性。

  • 2、人传人

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禽流感病毒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是一些数据中也有记载人传播人的例子,其中大部分病例都是与病患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密切和长时间的接触导致的。

如何预防禽流感:

  • 1、如果是禽流感高爆发期,尤其是还会接触到野生鸟类或者自己家有圈养鸡鸭等动物,在处理这些牲畜后,要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确保生肉和熟肉要分开放,在烹调时,要确保食物是完全熟透。
  • 2、在野外时,避免靠近接触鸟类的粪便和死去的鸟类,也不要捕捉鸟类,或者把鸟的羽毛带回家。而且,没有必要的话,不要去卖活的鸡或者鸭的市场,同时不要去尝试吃生鸡蛋。

  • 3、如果你是养家禽的,在清扫鸡的粪便时,要及时处理掉,带到农场的设备和工具都要每次都要彻底消毒,运输鸡鸭到市场的车子,在使用前后要进行清洁和消毒。在高风险时期将家禽尽量留在棚子里不要出来。

其实,禽流感感染人类的现象不是很常见,但是当你出现异常发热或者发抖、肌肉酸痛、头疼等症状时,尽快去医院确诊是否是禽流感,避免再次传播。

广东一地报告1例H5N6病例,如何防范患上这种疾病?

广东省卫健委发布通报,在东莞市发现了一例H5N6病例,这种病属于禽流感的一种,想要防范这种疾病,我们一定要尽量少接触禽鸟类的动物,在接触过后一定要及时消毒洗手,对于禽类一定要完全煮熟之后再食用,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早就医

这次的发现病例只不过是一个偶然,而且这个病毒的传播风险本身较低,所以大家也无需担心。除此之外,市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警觉性,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毕竟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如果H5N6再次传染开来,会给当地的居民以及医护人员造成更多的麻烦。这种疾病的传染性不强,所以我们只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就不会担心会被感染到。

首先是尽量减少接触禽鸟类动物,比方说在外面碰到野生的禽类鸟类,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随意的逗弄它。去市场接触过禽鸟类之后,一定要记得洗手消毒。禽类和蛋类必须要完全煮熟之后再吃,以防其中出现病毒。很多人喜欢生吃鸡蛋,其实生吃鸡蛋的风险很大,不仅营养价值低,而且里面可能含有病菌和寄生虫,对人体的身体十分不利。

我们在这期间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和活禽接触,更不要购买那些来历不明的禽类,不要食用不明死因的禽类。如果从事相关工作的一定要做好防护,佩戴好口罩、手套和工作服。这种病例的主要表现在于发烧、咳嗽、浑身酸痛,症状和呼吸道疾病非常类似,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前往当地的卫生部门就医,尤其是之前接触过禽类的,要主动把这些情况告知医生。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影响到生命。

禽流感病毒如何预防啊?

最近禽流感病毒又死灰复燃,可能是和暖冬有关,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只要我们做好有效的防御工作就可以完全将流感病毒彻底杜绝。

勤洗双手

外出回家都要洗手,如果接触过生禽的话也要在最短时间内洗手消毒。

家庭卫生

禽流感高发时期要对家里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可以烧下醋以达到消毒的作用。

更换衣物

回到家后,尽量将衣物分离开来,以免外界的病毒影响家中的环境。

食物煮熟

对于肉类、蛋类食物都要清洗干净后,再用高温进行烹饪,且不可不熟就吃。

坚持运动

坚持每天半小时的有氧运动,但要适量即可,以达到增加体质的目的就可以了。

远离家禽

无论外出还是生活都要尽量的远离家禽、鸟类区域,尽可能的减少碰触。

外出口罩

外出、上班尽量佩戴口罩可以预防感染的同时还可以抵御灰尘。

及时汇报

如果发现有死禽立刻汇报给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以免情况恶化。

立即就诊

如果出现任何感冒、发烧等流感早期症状需要及时的就医,以免耽误最佳就诊时机。

河南发现一例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防控?

河南发现一例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

患者,男,4岁,现居河南省驻马店市,发病前患儿家中曾饲养鸡和乌鸡,家周边有野鸭活动。4月5日出现发热等症状,10日因病情加重收入当地医疗机构救治。24日,中国疾控中心对河南省送来的患者标本开展检测,结果为H3N8禽流感病毒阳性。河南省对患儿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和采样检测,未发现异常情况。

一、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防控?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发现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者,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


二、H3N8禽流感是否有传染性?

H3N8禽流感最早是1997年在野鸡的身上被发现,并在2004年被发现传染至犬类的身上。这次感染到人的身上是因为该男童发病前家中有饲养鸡和乌鸦,家的周边有野鸭活动。在该病例被发现后,专家已经展开了风险的评估,初步评估为H3N8禽流感病毒为禽源性,尚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所以不用担心他的传染性,但是我们还是要做好自我防护的工作,疫情当下不可松懈。


三、总结。

H3N8曾引发禽流感、马流感及狗流感,而最新研究也显示,也引发海豹流感。科学家排序H3N8完整基因图谱后发现,病毒原型最初于2002年在北美水鸟体内发现,变异后蔓延至其他哺乳类动物,甚至可入侵人类呼吸道。H3N8病毒不一定会演变成蔓延全国的疫情,还必须详细研究才能了解病毒性质和潜在危险。由此可见在病毒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出门戴好口罩,远离病毒!



网站名标签: 广东省河南省传染科医学医疗 上一篇: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会有怎样的感受?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

热门更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