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是一种重要的药材,目前只有中国和日本种植。它的药用价值在多部医书中均有记载,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的功效。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水半夏和旱半夏,药用价值均佳。
半夏的化学成分
半夏的块茎含有挥发油、脂肪、淀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同时也含有类似于烟碱相似的生物碱和类似于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半夏的嫩芽含有尿黑酸及其甙。
半夏的药理作用
半夏有镇咳、镇吐、抗癌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同时还有降压、凝血、促细胞分裂的作用;表面为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上分布着黄色的斑点。
半夏的形态特征
半夏质地坚实致密,中心有凹陷下去的的黄棕色茎痕,上表面密布着棕色的凹点,下表面钝圆且光滑。半夏的纵切面为白色的肾脏形,粉性充足,粉末呛鼻,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半夏的临床应用痰多咳嗽
半夏的块茎可以制成半夏露糖浆,与陈皮、茯苓等搭配,可以用于止咳顺气;治痰多咳嗽,与贝母搭配饮用,可以治疗咳嗽;与白芥子、生姜搭配使用,可以治疗寒痰。
胸闷气短
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共用可缓解寒热互结;治结胸可以将半夏与瓜蒌、黄连等同用;与海藻、昆布、贝母等配用可以治疗痰核。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使用可以治疗胃寒呕吐;搭配黄连、竹茹等药可以治胃热呕吐;治胃虚呕吐,可以配人参、白蜜。
半夏的化学成分
半夏含有挥发油、脂肪、淀粉、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它还含有类似尼古丁的生物碱和类似原银莲花的刺激皮肤的物质。半夏的嫩芽中含有尿酸及其苷类。
半夏的药理作用
半夏具有镇咳、呕吐、抗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降血压、凝血、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表面为白色或淡黄色,黄色斑点分布在未清洁的皮肤上。
半夏的形态特征
半夏质地坚实致密,中央有凹陷的黄褐色茎痕,上表面有褐色凹坑,下表面无光泽光滑。半夏纵切面白肾形,粉足,粉呛鼻,味辛辣,舌刺痛,喉刺痛。最好是大的,皮肤干净的,白的,结实的,粉的。
半夏的临床应用
痰多咳嗽
半夏的块茎可制成半夏糖浆,与陈皮、茯苓配伍,用于止咳、顺气。治痰多咳嗽,与贝母同饮,可治咳嗽;可与白芥子、生姜同用,治寒痰。
胸闷气短
可与黄芩、黄连、干姜等配伍使用。缓解寒热相互作用;半夏可与瓜蒌、黄连配伍用于治疗胸痹。结合海藻、海带、贝母等。可用于治疗痰结核。肠胃不适、恶心呕吐半夏配伍生姜、藿香、丁香等品可治胃寒呕吐;可用黄连、竹茹等药治疗胃热呕吐;治胃虚呕吐,可与人参、白蜜同用。
呼吸系统作用
1、镇咳: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0.6g/kg 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
2、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
消化系统作用
1、镇吐、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生半夏则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长硫酸铜致犬呕吐的潜伏期或不发生呕吐,能拮抗皮下注射盐酸去水吗啡犬的呕吐,此作用不受川乌的影响。
2、 抗溃疡作用: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3、对肝胆的影响:半夏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能使小鼠血中皮质酮上升,增强皮质酮对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诱导作用,升高肝脏内络氨酸转氨酶的活性。
循环系统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夏浸剂,可使氯化钡所致的室性早搏迅速消失且不复发,有效率为97%。可使肾上腺素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迅速转为窦性节律,有效率为96%。
2、抗凝作用:半夏具有较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降低全血黏度、抑制红细胞的聚集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半夏蛋白是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醇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与兔红细胞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低至12μg/mL 仍有凝集作用。此外,半夏蛋白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子的红细胞也有凝集作用,但对人、猴、猪、鸡、鸭、蟾蜍等的红细胞无凝集作用。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
抗肿瘤作用
在临床上有半夏对治疗食道癌、胃癌、舌癌、皮肤癌和恶性淋巴癌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半夏提取物对HeLa 细胞、小白鼠实验肿瘤180、HCA实体瘤(肝癌)、U14(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小白鼠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夏总生物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有抑制作用,能损伤悬浮生长的K562细胞形态,抑制其增殖。半夏中提取的多糖具有较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分泌作用,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增殖。甲醇提取的半夏多糖组分具有多形核白细胞诱导能力,由此推测,半夏可能是通过活化多形核白细胞,导致肿瘤破坏的细胞反应。秦志丰等应用中药金龙蛇口服液及参麦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35 例,结果应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体力指数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2 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CEA)及胃肠癌抗原(CA199)与治疗前比较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抗早孕作用
半夏蛋白被认为是半夏中抗早孕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给怀孕7 天的小鼠皮下注射半夏蛋白250μg,50%小鼠流产,无小鼠死亡。半夏蛋白30mg/kg 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高达100%,给药24小时,就可见血浆孕酮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变薄,胚胎停止发育。半夏蛋白直接注入子宫角能产生明显抗兔胚泡着床作用,注射500μg,抗着床率达100%。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半夏蛋白的定位,表明该蛋白结合在子宫内膜腺管的上皮细胞膜上。半夏蛋白能与甘露聚糖结合,它的抗着床作用可能是由于该蛋白结合了母体和(或)子体细胞膜上的某些糖结构,改变了细胞膜的生物学行为所致。
镇静催眠作用
清半夏75%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小鼠对热痛刺激甩尾反应的潜伏期,减少由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在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和异戊巴比妥钠对生半夏催眠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只抑制胰蛋白酶对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舒缓激肽释放酶、枯草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各自底物的水解。抑制剂对猪胰蛋白酶水解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质量抑制比值分别为1:0.71、1:0.88、1:0.71 和1:0.71。从化学分子大小的范围看,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应属大分子抑制剂。
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半夏制剂腹腔注射,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口服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
毒副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在一般临床剂量范围内,半夏配伍川乌、草乌或附子不会出现毒性增强或疗效降低,但临床应用时还需慎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半夏具有神经毒性,其水溶性成分加入乙酸铅后沉淀的物质中,含有引起蛙及小鼠骨骼肌痉挛和使蛙瞳孔散大的物质;滤液中则含有使蛙产生中枢性及箭毒样骨骼肌松弛的物质。生半夏误服微量即可中毒,所以生半夏按毒性中药管理,临床需炮制后使用。此外,半夏还有对局部黏膜强烈刺激性、肾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
其他作用
1、促细胞分裂作用: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2、降压作用:半夏浸膏对离体蛙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具有快速耐受性。煎剂静注时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若持续给药,能引起功能抑制。 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半夏炮制品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
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起白沫时(约7天),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 净半夏,加白矾(8kg)溶化,再泡7天,用水洗净,取出置不锈钢锅内,加入剩余的白矾,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煮约3小时,以内无白心为度,加入少量水,取出,晾至七成干,再闷约3天,切薄片,阴干。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12.5kg。成品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起白沫时(约7天),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净半夏,加白矾4kg)溶化,泡3天后,弃去矾水,再泡7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再加入串碎白矾4kg 溶化。加姜水(取鲜姜片8k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煎液合并,晾凉)至半夏中,矾姜水再泡7 天后,用水洗净,切开口尝无麻辣感,取出置不锈钢锅内,加入剩余的白矾和鲜姜,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煮约3小时,至内外无白心为度,加入少量水,取出,晾至七成干时,再闷3天,阴干。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12.5kg、鲜姜10kg。姜半夏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为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质硬脆。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黏牙。 法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浸泡10~12天,每日轻轻搅拌换水2次,至无干心,再用白矾水浸泡3天,去白矾水,用水再泡2天,加甘草、石灰液(取甘草20k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 值为12.0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呈均匀黄色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低温烘干。每100kg 净半夏,用甘草20kg、白矾2kg、生石灰30kg。该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1.半夏泻心汤(《伤寒论》)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半夏12g,黄芩、干姜、人参各9g,黄连3g,大枣12枚,甘草9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
2.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主治梅核气。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9g。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 3.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主治风痰上扰证。半夏9g,天麻、茯苓、橘红各6g,白术15g,甘草3g。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今天给各位分享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半夏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3、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半夏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和作用。
当患有呼吸道喘息、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不能安、痈疽肿胀等,治疗有良好的作用。
如果患有脾虚生湿的临床症状,在应用姜半夏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陈皮或者茯苓等药物,有良好的健脾祛痰的作用。
2、对于出现寒痰,可以配合白芥子或者是生姜等药物,具有良好的化痰功效。
另外,对于患有胸壁疼痛的症状或者是疮疡肿毒、梅核气等疾病,应用姜半夏的同时可以配合理气散结的药物,比如海藻、川贝母等。
临床应用中,对于患有疖肿病变,外用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避免与以下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比如川乌、草乌、附子、炙草乌等药物。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半夏又名地文、守田,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下面我整理了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起来看看吧。
半夏的药用功效
1、燥湿化痰:半夏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
2、降逆止呕:半夏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
3、消肿止痛:半夏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半夏的药理作用
1、镇吐作用:制半夏丸剂、半夏煎剂对试验动物有镇吐作用。
2、催吐作用:生半夏及其未经高温处理的流浸膏有催吐作用。
3、镇静作用:半夏水溶性煮沸滤过液对呼吸运动有轻度镇静作用。
4、止咳作用:半夏具有化痰、止咳作用,水溶性煮沸过液内服后能使眼压轻度下降。
半夏的药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2、《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
柴胡为之使。
3、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
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4、《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半夏的药用选方
1、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芩三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2、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分。
末,方寸匕,水一升,和服之。
3、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4、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
每服三、五丸,姜汤下。
5、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
饮服十丸,日三服。
半夏的繁殖方法
球茎繁殖
寒露前后采挖球茎时,选择较小的作种,用湿土埋藏在阴凉通风处,到第二年清明前后,按行株距10×6厘米的距离,移载于大田、不可过深,一寸许即可,地温15--20℃,半月可出苗,亩用种40至50公斤。
珠芽繁殖
夏秋间,当地上部分枯萎后,叶梗下的珠芽正长成,即可采下作种,按6至8厘米开穴,穴播2个,覆土3厘米,稍压实,施入适量的磷钾肥,保持干湿适宜,出苗后加强管理即可。
珠芽繁殖是当前半夏繁殖的主要途径,发芽可靠,成熟期早。
种子繁殖
选二年生的半夏种子,在清明前后整地作畦,按8至10厘米的行距,试播于蛙内,种子覆土2厘米左右,踏实后再浇水,使种子均匀着地,上盖麦草或稻草,保持湿润,出苗后揭去草,6厘米时间苗,除草,加强管理,亩用种3斤左右。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繁殖都要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不留种子要摘除花葶,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1.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料
2.半夏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
3.半夏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4.半夏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是什么
5.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半夏是我们国内常用的一味中药,所以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还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1、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用治痰湿犯胃或胃寒呕吐者,常与散寒止呕的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胃虚不纳,反胃呕吐者,可配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等同用,如大半夏汤;若与清热降逆之品同用,亦可治胃热呕吐,如配黄连、竹茹、橘皮同用,谓之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还可用于妊娠呕吐,可配伍人参、干姜同用,如干姜人参半夏丸;亦可配伍苏梗、砂仁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同用。
2、中药半夏具辛散温燥之性,能燥湿化痰,为治疗湿痰、寒痰咳嗽的要药。
常用于湿痰犯肺而见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呕恶不适、苔腻脉滑,常与橘皮、茯苓、甘草同用,如二陈汤;若寒饮犯肺,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者,可配细辛、桂枝、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者,则须配伍黄芩、瓜蒌、胆南星等清化热痰之品同用,如清气化痰丸。
3、中药半夏主归脾经而能燥脾湿以除生痰之源,配伍熄风之品,可治脾湿生痰、肝风内动所致的风痰头痛、眩晕,兼见胸膈胀闷,苔腻脉滑之症,常与天麻、白术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4、中药半夏具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效,故可用治胸脘痞闷之证。
如为寒热互结而见脘痞呕恶者,可与黄芩、干姜、人参等配伍,以寒热互用,如半夏泻心汤;如为痰热互结,痞闷呕吐者,可配伍黄连、瓜蒌等同用,即小陷肠汤。
若痰气互结,梗于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称为梅核气,可配伍厚朴、茯苓、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5、中药半夏内服外用均有消肿散结之功。
如治瘿瘤、瘰疬痰核之症,可与昆布、海藻、贝母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同用。
用治痈疽发背及乳疮等症,可用生半夏为末,以鸡蛋白调涂患处,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半夏的宜忌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由来的传说
关于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半夏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含淀粉53.2%、挥发油约0.013%和少量脂肪。此外还含胆碱、1-麻黄碱、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高龙胆碱、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味辛、性温,生半夏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逆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生用消疖肿,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主产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江苏、浙江等省,以四川的产量最大,质量也好,还有一种掌叶半夏也同作药用。
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高温和干旱。喜肥和疏松的土壤。早春温度在8~10摄氏度时半夏开始萌动生长。20~25摄氏度最适宜生长,30摄氏度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摄氏度地上部分枯死。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生产上主要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因块茎繁殖见效快,当年即可收获。种子繁殖生长慢,生产上一般不用。只有在培育良种时才采用种子繁殖或组织培养方法快速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