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生活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我国 17 岁以下青少年中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如何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

我国 17 岁以下青少年中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如何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

时间:2023-03-11 09:21:11来源:网络作者:得意生活网

孩子常说这3句“口头禅”?可能是有了抑郁症,家长别大意

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明明有着非常优渥的生活环境,可是学习的态度和劲头都远不如以前自己学习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觉得孩子小题大做,可事实的严峻的确不容小觑。

“为什么要学钢琴!我不会弹,我弹不好!”

小梅又开始向妈妈哭诉,可是小梅妈妈不为所动。在妈妈的高压之下,小梅依靠高超的钢琴技术进入了全市最好的艺术中学。但过了不久,小梅妈妈又把小梅接回了家,原因竟然是孩子得了抑郁症需休学疗养。小梅妈妈也在不断检讨自己。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他之前出现了什么症状?真的是孩子懒吗?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呢?

1、 死掉就好了

很多孩子最爱念叨的就是这一句。人死如灯灭,无法脱离目前状态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应对与反抗,最后要不是无可挽回的离开,就是无法拥有正常的 健康 生活状态。

2、 我什么都做不好

当孩子总念叨这句话时,他便陷入了一种自我厌弃的情绪中,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的压力会慢慢变大,他会为了获得信心而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

3、 我就不该出现在世界上

情绪抑郁的孩子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于是他们总会频繁地说自己配不起某些东西,转而更加自卑。

1、 大多数沉默寡言、情绪低落

因为信心不足,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到厌倦,孩子的话会变得很少。这是家长需要注意的。

2、 对一切失去兴趣

原来孩子喜欢看漫画,或者喜欢画画,或者喜欢电子 游戏 等等学习之余喜欢做的事情,现在都放弃了,只是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家长虽然感觉孩子动作慢,可大多以为孩子转性了,殊不知孩子很可能已经产生抑郁症状。

3、 食欲不振

抑郁的孩子不仅是对于生活的 娱乐 没有兴趣,他对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兴趣,甚至连东西也没有兴趣去吃。

4、 交流障碍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之后,他的思维也有了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原本活泼的孩子一下子安静了起来,而且油盐不进。其实,这是抑郁症状已经悄悄降临在孩子的身上。

1、 学习、生活压力过大

很多时候,孩子的抑郁症状来源于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他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其实真的做不到,他可以求助。因为爸爸妈妈说,他能做到。他就相信了,并让自己憋出了病。

2、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非打即骂,希望通过暴风骤雨的方法让孩子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殊不知,孩子之后把这件做错的事忘了,只记得家长打了他。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还得保持温和有选择。

3、 家庭关系不和谐

父母的离异、不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的家庭,只会让孩子感觉身处泥沼之中。他没有多余的经验去应对、去改变这个现状,只能自己消化情绪,直到无法承受。

1、 接受孩子的现状,主动带孩子治疗

孩子一旦出现了抑郁症状,希望家长不要一昧归咎孩子懒惰、装模作样或者是心灵脆弱。心理问题隐秘难测,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的话语或意向,一定要先接纳孩子,及时带他去治疗。

2、 及时和孩子沟通,不忽略孩子的感受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他缺少合理的宣泄渠道。可能是和爸爸妈妈的一次分享,可能是一次运动,也可能是一次哭诉,便会让他心情愉悦,可是他没有。这也是父母走进孩子心中的关键机会,这时,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好好分析,不忽略他的感受。

3、 鼓励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尊重

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没有尽头的学习……对于大部分抑郁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他们无望的生活。这时,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和孩子有关,且需要孩子参加,就必须要征求孩子同意,让他明白他是被尊重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才会过得开心。

​4、 教会孩子学习减压

不是说减压就是完全不学习,而是孩子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状态。有张有弛、兴趣学习并重的生活才会让孩子活的更精彩!

孩子若是抑郁,必然不会轻易告诉家长。希望家长在长久的陪伴中,能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尊重、接受孩子,孩子才能 健康 成长,远离抑郁。

共享 育儿 心得

三千万未成年人受情绪障碍困扰,如何能够快速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不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特别是还在读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为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在我国,接近三千多万青少年饱受情绪问题的困扰,这组数据表明,青少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是,青少年人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二十。

青少年人该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我看来,调整情绪的主要办法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要转移注意力,青少年就必须要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什么兴趣爱好都可以,比如看书、跑步、书法、唱歌等等,只要在你失落、沮丧时,这些爱好会让你重拾信心,可以帮助你消磨时间,可以为你带来快乐,那么这些爱好就是好的爱好。当不良情绪占据你的内心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爱好,就能够帮你打开心结,将不良的情绪驱散开。

学会乐观的看待事情

青少年人容易积攒坏情绪的原因在于,没有学会乐观地看待一件事情。乐观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要想不被坏情绪占据,我们必须要学会乐观,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时候,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要认识到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才会更加强大,如果你学会这样看待事情,那么你已经掌握了乐观的精髓。

谁没有遇到过成长的烦恼呢?在烦恼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探出头,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而不是被黑暗的情绪笼罩。

如何干预青少年健康行为

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23日上午,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科普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他指出,儿童心理疾病并不是到成人以后就会好,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既使成年还会存在。 刘华清指出,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健康的心理应该是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以前,全

如何矫正儿童心理失衡?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

十七岁的少年,父母要如何把话说到他心里去呢?

爸爸妈妈永远不知道我发生了什么。我爱上了一个初三的男生。上课的时候忍不住看他,他的日记里全是他。后来班主任发现了,把我叫到办公室骂了一顿,告诉了我爸妈。可以想象,我的父母气得以为我的成绩因为这个下降了很多。他们扔掉了我的日记,这是他们唯一同意的事情。从此我不再想那个男生,也不写日记。我觉得我的生命已经没有光了。我总是躲在房间里偷偷哭。在外面,爸妈吵个不停。他们永远不知道我发生了什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没人爱的恶业孩子。

我很压抑,很痛苦,但不知道该跟谁说。后来,我开始用刀片割胳膊。我不敢自杀,但我想,如果我妈后来没注意到我手上的疤,她一定会赶紧带我去医院的。也许有一天,我会自杀。我们当时去医院才知道我得了抑郁症……家长们,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问题。以上只是一个故事,但也是千千万万受困少年故事的缩影。《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存在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但就诊率不到三分之一。

(科技日报)很多研究表明,青春期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情绪障碍发生率突然显著上升的时期。情绪障碍主要有抑郁、社交焦虑、强迫症、惊恐障碍、心境恶劣,发生率仅次于行为障碍。由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青少年在遇到亲子冲突、家庭暴力、学业受挫、学校欺凌等各种压力事件后,很可能开始情绪波动,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并可能伴有失眠、头痛等身体不适。但是青少年的这些情感问题往往被父母忽视。一方面,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关注。

当孩子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时,父母往往简单地将其归因于青春期的特点,认为孩子只是“吵闹的情绪”,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恢复。当好心人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时,有些父母觉得很难接受孩子的心理疾病,总觉得带孩子去医院就意味着“他的人生就完了”。父母害怕疾病,甚至抱怨和指责孩子。然而,身处困境的青少年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和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内心的烦恼,也可能没有安全感,认为没有信任的人可以和他们说话。与父母的沟通障碍使他们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或者他们不愿意寻求帮助。当这些孩子的情绪问题得不到及时干预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发展成情绪障碍。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会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陷入更大的困境。1.因为心里有太多的情感泪水,往往无法安心学习,在不断的挫折中可能失去学习的动力;2.他们可能因为不恰当的情感行为而被同学嘲讽孤立,因为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而承受人际压力;3.他们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4.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拒绝自己,甚至采取极端行动。如果这些青少年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治疗,他们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成年后,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和其他精神障碍的风险更高。因此,青少年的情感问题不容小觑。父母在关心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温饱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

如前所述,青春期是个体生命过程中情绪障碍的发病率突然显著上升的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对情绪障碍的“消极情绪易感性”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个体。这是为什么?1.青春期是个体身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青春期激素水平和生理特征的快速变化会给青少年适应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快速变化的激素水平将增强个体神经系统对情绪事件的敏感性。另外,青少年的前额叶皮层功能(涉及推理规划的能力)不太发达,青少年的情绪反应普遍波动剧烈。

2.由于青少年生理发育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他们的成年感迅速增强,自我意识高。他们渴望独立和自由,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认可。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受到社会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他们还必须依靠父母、家庭和学校来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这种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不可避免的依赖需求在青少年心中往往会相互对抗,引发情感冲突。3.自我意识增强的青少年开始希望挣脱父母的束缚和控制,挑战父母的权威,质疑父母的教导。

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和接受,就会导致亲子冲突加剧。临床和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和高频率的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4.与儿童相比,青少年在学校、社区等场所的活动有所扩大,随之而来的人际问题,尤其是同伴或亲密关系的冲突和破裂带来的压力,往往是青少年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为青春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进入中学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学业期望。

再加上抽象思维的发展,青少年开始思考更长远更深刻的人生问题,对自己形成一些要求和期待。当各方面的期望发生冲突或与现实相差甚远时,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容易引发情感问题。6.随着生理学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识开始加强,他们接受了更多的社会对自己性别的期望,以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会更加关注自己的性别角色、异性和身体形象。性别角色的不适应和身体自尊的缺乏也是青少年情绪困扰的重要原因。

网站名标签: 疾病口头禅抑郁症感情心理 上一篇:有哪一瞬间让你感到过活着真没意思?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排行

热门更新

回到顶部